真实了解行业企业的大课堂——扬大学生暑期调研建筑节能行业现状
暑期里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施工建设节能现状调查”实践小分队通过走访扬州市区多家房产开发公司、建筑施工现场以及市区墙体材料改革与节能管理办公室,深入探访调查扬州建筑节能施工现状。
小分队队员首先来到位于市区南部的“恒通·金天城”建筑工地,扬州恒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丁友威工程师接待了他们,并详细地向小分队队员们介绍了目前国内建筑施工节能的主要方式。从中,队员们了解到扬州的普通市民对节能建筑普遍存在着极大的误区:认为节能就是省水省电,而目前很多开发商正是利用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模糊认识,将其作为楼盘销售的一个卖点,某些楼盘甚至只应用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就称自己是节能住宅,而真正的节能住宅必须采用一整套的相关技术,在调节室温更换空气等方面都依靠自然能源,采用单项技术是意义不大的。
丁工程师介绍说,建筑节能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其实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建筑节能已被列入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为强制性的执行标准。而在我国,近年才推出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此之前,真正达到节能要求的大约只占10%左右。而从目前的执行情况看,行业节能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其主要原因还是资金问题:作为房产开发商,增加房屋的节能措施就意味着增加成本,这将使得房价进一步上升。
下一站,小分队来到位于扬州市中心的文昌阁附近,对扬州普通市民进行与建筑节能相关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近5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72%的扬州市民对建筑节能的概念比较模糊或不知道;47%的扬州市民把节能仅仅理解为节约;82.5%的扬州市民对国家关于节能建筑的相关政策比较模糊或不知道;74%的扬州市民表示买房时对房屋的节能有要求;高温季节,扬州市民家庭每天使用空调的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的占13%,在6~10个小时的占43.5%,在2~6个小时的占43%,在2个小时以下的占0.5%,48%的扬州市民认为使用空调带来的电费开支高或偏高;83%的扬州市民基本愿意一次性投资购买节能型房屋而减少在空调上的长期能耗;如果开发商采用节能技术而带来成本增加100元/平方米,80%的扬州市民表示基本能够接受;如果要对房屋进行节能改造,78.5%的扬州市民表示愿意出资配合政府或开发商进行节能改造;89.5%的扬州市民认为,房屋采取节能措施后,老百姓将是最终受益者。
从目前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扬州市民目前对房屋建筑节能的概念认识尚不清晰,多数人把节能认为是单纯的费用节约;市民对房屋的节能性能提出要求,已经有了房屋建筑节能的趋势,但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并没做什么宣传。夏季,多数扬州市民空调使用时间较长,由此带来的电费开支偏高,而大多数市民愿意购买节能型房屋而减少电费支出,也愿意出资配合进行房屋节能改造,节能意识在扬州市民心目中是在逐步增强的。
对此,扬州市华阳太阳能公司高级工程师黄永华经理介绍说,建筑耗能约占我国总体耗能的1∕3,在未来10年内太阳能技术仍将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主要形式大体分为四类:太阳能真空管技术、空气泵换热技术和地缘热泵换热技术。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下,太阳能真空管技术因为其成本低,性价比高而占据主体地位,我国已经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太阳能技术在住宅节能中的作用,并且江苏省建设厅已经制定《住宅建设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市场经济制度下不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已成为制约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颈瓶,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扶持力度。
一次暑期调查,让大学生们很是开了眼界。他们不仅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了解到一项工作,一个工程,理论往往与实践之间有这么大的差距。只有了解到全部情况,对诸般困难都有了化解之道,事情才有可能成功,目标才能达到。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9日第3版